慈宁宫。
柳太后的身体就像一朵开败的花,一日日衰败下去。
袁嬷嬷看着十分心疼,却没有任何办法。
因为不止一位太医来看过,都说太后娘娘是因为瘫痪在床太久,再加上年事已高,所以身体才会变弱。
袁嬷嬷也只能尽心伺候着柳太后,希望她的身体能好起来。
正因为柳太后的情况不太好,袁嬷嬷一直都不敢将大公主已经被庄妃收养了的事,告诉柳太后。
到现在她还以为,大公主依然在养心殿住着呢。
这天,柳太后的精神难得好了一些,喝完药问道:“韫儿还在养心殿没有回来吗?”
袁嬷嬷在宫里生活了这么多年,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。对其他人,她说再大的谎都面不改色。
然后面对柳太后,袁嬷嬷还是有些心虚的……
她垂下了脑袋倒飞:“回太后娘娘,是的。陛下疼爱大公主,所以亲自抚养着她呢。”
柳太后躺在枕头上,脸色不是病态的苍白,而是带着一抹蜡黄:“哀家是病了,不是老糊涂了。”
“大周自开国以来,连皇子都没有被皇帝亲自养在养心殿的先例,更何况只是一个公主?”
“韫儿究竟去哪了?!”
见瞒不下去了,袁嬷嬷“扑通”一声跪在了地上:“请太后娘娘恕罪,老奴、老奴也是担心您的身子,才不敢将真实情况告诉您……”
柳太后闭了闭眼睛:“说吧。”
“哀家都这把年纪了,还有什么消息是承受不住的?”
袁嬷嬷这才道:“陛下……陛下上个月,就已经将大公主交给庄妃娘娘抚养了……”
柳太后心中早就有所猜测了,对这个答案并不意外。
因为放眼满宫的妃嫔,庄妃是唯一符合条件的。
尽管如此,柳太后眼中还是涌起了怒火:“这么大的事,皇帝别说和哀家商量了,就连通知,都没有通知哀家一声。他果然是翅膀硬了,丝毫都不将哀家放在眼里了!”
袁嬷嬷又何尝不是这么觉得的。
但她不敢议论帝王,更不敢拱火,只能安抚道:“太后娘娘,陛下许是、许是顾念着您的身子,担心您教养大公主太过劳累,这才将她送去了长春宫……”
柳太后冷笑了一声:“皇帝是什么性子,哀家能不清楚?你不用为他找借口了。”
只可惜……柳太后心中就算再不快,也什么都改变不了。
现在的皇帝,早已不是从前那个事事都要依靠着她的六皇子了。
唯一让柳太后感到欣慰的就是,庄妃虽不是什么好人,但胜在能庄。
只要她一日不卸下自己的伪装,就会一日对韫儿好。
韫儿养在长春宫,总比落在其他尖酸刻薄之人手中要好。
柳太后现在只希望,等韫儿再长大些,有了保护自己的能力,就不会被庄妃蛊惑,甚至利用了。
“……这么久过去,韫儿竟没有来慈宁宫看过哀家一次。”
说起此事,柳太后还是有些伤感的。
袁嬷嬷连忙道:“太后娘娘,想必是陛下不想让大公主与您接触,庄妃娘娘哪敢违抗陛下的意思呢?大公主还那么小,自然没办法一个人跑过来。”
柳太后却在心中苦笑了一声。
当初清清被幽禁时,冷宫和丽宣阁那么远,韫儿还不是跑去看清清了。
只是有没有这个心罢了。
终究是她这个皇祖母,在韫儿心中没有清清重要。
柳太后这一生为数不多的柔情,绝大部分都给了大公主。此时此刻,心中说不失落和难过是假的。
袁嬷嬷正想安慰些什么,柳太后便道:“如此也好。”
“皇帝与哀家早已离心,韫儿离哀家越远,皇帝就会越喜爱她。”
袁嬷嬷面露不忍:“太后娘娘……”
眼看太后娘娘的身子一日不如一日了,大公主怎么就不知道来慈宁宫看看呢?反而是日日跟着庄妃在佛堂念经。
才说了这么一会儿话,柳太后又感觉浑身提不起力气了。
虽说她躺在床上这么久,身体一日虚弱下去是正常现象。可在后宫经历过那么多腥风血雨,柳太后十分敏锐。
“……你派人去太医院,传谢炎过来,再仔细瞧瞧哀家的身子。”
袁嬷嬷眉头一皱,似乎明白了什么:“太后娘娘,您的意思是说……您的病或许有蹊跷?”
柳太后道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