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明显,杜荷是准备把杜家的势力集中起来,好好经营那三万亩朝廷赏赐的田地。
除非想错过这波棉花行情,不然要么去河东道,要么去云中都督府。
“虽然种棉花能赚不少钱,但是这么多人种,万一燕王府把价钱压得太低,我们岂不是白忙活了?”
杜荷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,如果是他,他也会这么让。
“哈哈,你也太小瞧燕王了吧?虽然棉价下跌是大势所趋,但燕王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它变得如此便宜,否则长安城里的权贵们,哪里还会放过他?”
“到时侯,就算是陛下都要反对。”
“不过,不过……”
杜荷无以对。
“没什么可是的!这次河东道由我带人去,你们另带些人到岭南道去买地种甘蔗。”
“现在长安城里的权贵们,都对棉花和甘蔗垂涎三尺,父亲死的早,如果我们不抓住这个机会,杜家偌大的家业,很有可能会毁在我们的手里,到时侯,你还怎么面对父亲?”
“岭南?大哥,那……那里,应该是关押犯人的地方吧?”
杜荷一看大哥的态度,就知道没得商量了。
“哼,燕王府,房家,还有段家的人,都已经先我们一步过去了,你还有什么好担心的?”
“二弟,你整日里都跟着长孙冲,睁开你的狗眼看清楚了,长孙家是怎么回事?他们昨天就出发前往云中的都督府了,他们家去岭南购买地皮的掌柜,上个月已经离开了。”
杜荷无以对。
程芳与黄旗再次约好到味之精品尝新出的美味佳肴。
离开大明宫后,两人在丹凤门前,足足等了一刻钟,才有一辆马车停了下来。
长安城这么大,想要出去,肯定是要坐马车的。
当然了,也有一些车夫也是靠着赶车赚外快的,就像出租一样。
平日里,丹凤门外,都会有马车等侯,等待客人的到来。
但是,今天的情况,明显有些不通。
“程医正,今日真是奇怪,怎么在丹凤门外耽搁了一刻钟,平日里的马车呢?”
黄旗略显臃肿,虽然温度逐渐下降,但穿得也多了起来。
出了大明宫,又在太阳底下站了一会,他才发现自已的额头上都是汗。
“是啊,按理说丹凤门这条路,应该是车夫们最容易招揽生意的地方,应该有不少车夫在这里等着才是,可今天却是一个人都没有。”
程芳也是很纳闷。
“这有什么好奇怪的?现在的长安城,不管走到哪里,都很难找到马车。你们等了一刻钟,已经很快了,我昨天接待了一位客人,足足等了半个时辰。”
马车夫是个很健谈的人,虽然这两个人一看就是大明宫里的贵人,可他却丝毫不惧。
贞观之时,官员们的素质都很高,不会无缘无故的欺压平民。
更何况,他还是城南运输队的马夫,只要他不惹事,真有什么事,掌柜的肯定会替他们挡着。
“什么?怎么会这样?”
程芳倒也不介意和车夫闲聊,虚心请教。
“马车的数量是在增加,但这并不是不缺。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,这几天,从长安城到河东道的马车,最少也有上百辆。最近长安城出去了那么多的马车,肯定是有联系的。”
不管在什么时代,司机都是话痨。
尤其是在皇城根下的司机,简直是无所不知,无所不谈,上至朝政,下至哪里的烤鸭最正宗,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。
“这倒也是。这几天,朝廷一直在大力推行向河东道迁移人口,据说是燕王殿下一手操办的,燕王府的上官仪也在主持,户部、工部等部门也都在全力配合。”
黄旗虽然掌管着御膳房,但宫中的许多事情,他还是知晓一二的。
而且,移民们要去河东道种棉花,也不是什么秘密。
“我明白了。”
程芳像是明白了什么。
作为一个大夫,他的医术或许是合格的,但是在某些方面,他还是差了一些。
……
城南的马车作坊里,韦思仁、韦小宝两人看着大厅里的几个客人在那里讨价还价,一脸的喜色。
“郎君有所不知,这些日子,二轮马车的销售量可是大增,特别是您提出来的那种不用马拉的两轮黄包车,一天可以卖出几十台,平时无人问津的两轮马车,每天都有不少人买。”
自从被对面的宝马马车